第十届国际后基因组生命科学技术学术论坛暨第十一届单细胞分析技术研讨会 成功举办

发布者:张怡茹发布时间:2018-12-06浏览次数:668

20181021-22日,第十届国际后基因组生命科学技术学术论坛暨第十一届单细胞分析技术研讨会(The 10th International Forum on Post-Genome Technologies (10’ IFPT) and 11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Approaches to Single-Cell Analysis (11’ IWSC))在南京东南大学九龙湖宾馆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东南大学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江苏省药学会共同主办,日本单细胞学会、中国电子学会生物医学电子学分会、中国药理学会分析药理学专业委员会与江苏省药理学会联合承办。日立公司Hideki Kambara 教授、海南大学校长骆清铭教授东南大学陆祖宏教授、南京大学周国华教授、南京大学鞠熀先教授、东京大学Takehiko Kitamori教授等海内外5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来自全国各高校及研究院所的百余名研究生进行了墙报展示和口头报告。

1021日,大会主席南京大学周国华教授主持了开幕式。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陆祖宏教授首先致开幕词。他代表东道主和组委会向参会代表致以热烈欢迎。南京大学鞠璜先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学术研讨会有助于进一步加强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与国际同行之间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提高学术研究水平,把握最新研究动态,促进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国际基因测序领域先驱、日立公司资深科学家Hideki Kambara教授做了题为“Development of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DNA analysis ---from DNA sequencer to single cell and site specific tissue analysis system”大会开幕报告,他首先回顾后基因组国际论坛举办的悠久历史,介绍了近些年后基因组学领域涌现一系列重要的新成果、新方法新思路,特别指出单细胞分析技术是近年来研究热点和未来基因组学的前进方向,对于人类探索生命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海南大学校长、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主任骆清铭教授作了“Whole brain surveying and mapping system for cell typing based on morphological and spatialomics information”精彩报告。东南大学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陆祖宏、赵祥伟和刘宏三位教授代表实验室分别就基因组测序分析、单细胞分析和纸微流控芯片技术应用做了大会报告,清华大学、南京大学、金泽大学、Hudson生物技术研究所、东京大学、耶鲁大学、大阪大学的二十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在本届国际论坛上分别围绕后基因组生命科学技术和单细胞分析技术等尖端前沿领域,作了精彩纷呈的特邀报告,并与参会学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1022日下午,论坛还进行了青年口头报告竞赛。近30多位青年学者研究生参与竞赛,经论坛专家委员会打分,最终评选出5位一等奖和10位二等奖陆祖宏教授主持了论坛的闭幕式至此,第十届国际后基因组生命科学技术学术论坛暨第十一届单细胞分析技术研讨会圆满结束。

自从第一后基因组技术国际论坛于2002年在西安举行以来,该系列学术会议一直由东南大学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参与主办每次论坛都有国内外数百位学者参加,围绕后基因组技术单细胞分析、生物信息技术、微阵列技术、生物传感器和微流体、生物分子功能等问题展开学术交流和讨论,国内外后基因组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架起了一座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