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上午,数字医学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在九龙湖校区医工楼518报告厅举办了“吴健雄实验室青年学者讲堂”系列学术报告活动。本期活动特邀嘉宾为南京理工大学刘永焘教授。刘永焘教授进行了题为“非线性多模态超分辨成像技术研究”的报告。报告由数字医学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赵祥伟教授主持。
刘永焘教授是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国家级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江苏省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超分辨光学成像、多光子成像技术的开发及相关技术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研究。刘永焘教授先后在挪威国家纳米中心,悉尼科技大学数学与物理学院学习和工作,2020年底在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取得博士学位,近年来先后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Science,elight,Small,ACS Nano,Nano Letter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文章三十余篇,多次受邀国际学术报告,担任中国激光杂志第三届青年编委,同时担任《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青年编委。曾获得江苏省光学工程第九届“江苏省光学学会青年光学科技奖”。
本次报告聚焦于非线性多模态超分辨成像技术的研究方向和重要进展。在报告中,刘永焘教授详细介绍了非线性光学效应与多模态成像技术的结合,通过利用非线性光学过程(如双光子激发、多光子受激发射损耗等)以及多模态数据融合方法,显著提升了成像系统的空间分辨率和信息获取能力。同时,刘永焘教授重点介绍了非线性光学成像系统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潜力,开发多模态融合方式,并用过实验验证展示了该技术在细胞成像和纳米材料表征等方面的优越性能。最后,刘永焘教授总结了非线性多模态超分辨成像技术不仅能够突破衍射极限,还能提供比传统方法更丰富的样本信息,为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报告结束后,现场师生与刘永焘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刘永焘教授热情耐心地解答了现场师生们的问题,师生们对刘永焘教授的汇报给予了高度评价。赵祥伟教授代表实验室向刘永焘教授赠送纪念品。
此次学术报告活动的成功举办,加深了实验室师生对非线性多模态超分辨成像技术前沿研究进展的认识,增进了兄弟院校间的学术交流,为实验室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